你看过普法节目吗?
上来首先主持人介绍。警察接受采访,简要描述案情。镜头一转,执法记录仪转到当事人那边,当事人啥情况,怎么被骗的,当事人报警,警察强介入,甚至和事主一起对抗诈骗份子。最后,警察成功帮助了事主。
电影的逻辑是,警察上来先介绍,简要描述,电信诈骗很猖狂,不要以为你很聪明,智商高也会被骗。镜头一转,当事人那边,展示事主1潘生——高智商被骗入缅北,事主2梁安娜——被朋友骗入缅北,事主3顾天之——赌博足彩币内幕消息被骗。警察追查到诈骗线索,警察在事主家属、事主好友,和其中某个事主的协助下,拿到线索强介入。最后,警察成功帮助事主。
创作逻辑是一样的好不好。
执法记录仪,变成了电影运镜。
普法节目里的主持人、警察、普法节目里的画外音,合并为警方。
三个事主分别承接的功能是,受骗类型丰富多样。聪明的男人,小白甜的女人,不甘心的赌狗。
缅北反派承接的功能是,诈骗手段丰富多样。
好电影是什么逻辑呢。
电诈适合拍对抗戏,你要么是缅北反派和正方(潘生、安娜、顾天之)反复较量。
你要么是缅北反派和警察反复较量,有卧底也会好看。
正反双方,势均力敌。
一开始正方弱,反方强。第二阶段,正方在权力上开始出现逆转,智力上的斗争/武斗,whatever。第三阶段,正反方最终对决。
总之,孤注一掷把力气花在“努力展示诈骗”上,而不是“努力设计正反方的较量”上。第二阶段,潘生和安娜的对抗消失了,因为要挪篇幅,去展示顾天之这条线,即普法宣传上的“赌狗涉入诈骗如何深似海,家破人亡惨不惨”。到了第三阶段,重要线索梁安娜,是靠纯爱战士放生而获取的。这不是儿戏嘛。
123
WW
查看全部 4 条评论